節(jié)選自:人民網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也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遵循。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要求和全面部署,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chuàng)新之一,是明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踐要求之一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要求,有幾個看點值得關注。
一是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簡單地說,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這三個方面實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規(guī)定和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在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問題上必須向全社會釋放正確而明確的信號,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統(tǒng)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認識和行動。
二是重申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三是明確和重申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
四是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基本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guī)治黨有機統(tǒng)一。
五是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論斷,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要求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
六是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這也為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努力方向。
閩ICP備16028032號-1 閩公網安備 35050302000367號 網站建設:博采網絡